混合磨削法的特點
2.磨削端面 在外圓磨床上,可利用砂輪的端面來磨削工件的臺肩面和端平面。磨削開始前,應該讓砂輪端面緩慢地靠攏工件的待磨端面,磨削過程中,要求工件的軸向進給量fa也應很小。這是因為砂輪端面的剛性很差,基本上不能承受較大的軸向力,六米磨床外圓加工,所以,辦法是使用砂輪的外圓錐面來磨削工件的端面,此時,工作臺應該扳動一較大角度。
3.磨削內圓 利用外圓磨床的內圓磨具可磨削工件的內圓。磨削內圓時,工件大多數是以外圓或端面作為定位基準,裝夾在卡盤上進行磨削,磨內圓錐面時,只需將內圓磨具偏轉一個圓周角即可。
無心磨削是磨削的一種特殊類型,它是在無心磨床上進行的。在機床領域,無心磨床雖然是一種新的類型,單其工作原理早在1853年加工滾針時就采用了,1867年,外圓磨床加工品牌,英-heny dyson了一種原始的無心磨床。大約經歷半個世紀之后,在1922年,美-cincinati和瑞典一家公司幾乎同時研究成功臺無心磨床,從而使無心磨床發展的歷史真正開始。
在無心磨床的發展過程中,其工作圖式經歷了曲折的演變過程。初期無心磨床是單砂輪型的,以砂輪端面或圓周磨削,工件的支承和連續接觸依靠擋件器、導片和彈簧-。直到1915年才開始有了托板與導輪。導輪和托板的出現,使無心磨床的機床設計和磨削工藝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無心外圓磨床它沒有床頭箱和尾架,而是由托板和導輪支持工件,用砂輪進行磨削。托板的上表面傾斜30°~ 50°,外圓磨床加工,使工件靠切削力緊緊壓在導輪上,導輪軸線相對于砂輪軸線有一傾斜角度α1~5°。導輪低速轉動靠摩擦力帶動工件旋轉。由于傾斜角的存在,導輪與工件接觸點處的速度v導方向是斜的,它可分為兩個速度分量:一個是v工使工件旋轉,另一個是v進,外圓磨床加工廠家,使工件產生軸向進給運動。
v進=v導sinα.
v工=v導cosα.
式中:v導 ——導輪的圓周速度 m/s.
v工 ——工件的圓周速度 (m/s) .
v進 ——工件的軸向進給速度 m/s .
一般情況下,v導選0.166~0.5m/s。
由于導輪軸線與砂輪軸線有一傾斜角α,工件與導輪不是線接觸。為使工件與導輪保持線接觸,導輪的形狀就不應是圓柱形,而應將其做成雙曲面形。為此修正砂輪時,金剛石筆的運動應根據角α加以調整。由于無心外圓磨床磨削工件時不用頂1尖支撐,所以工件磨削長度不受頂1尖-,又因磨削時工件被支持在導輪和砂輪之間,不會被磨削力頂彎,所以可磨削細長工件。無心磨削生產,易于實現自動化,因此,多用于成批大量生產中磨削銷軸等小零件或磨削細長光軸。無心磨床不能磨削斷續表面如有長鍵槽的圓柱面,因為這樣導輪就無法使工件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