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是將鑄鋼件加熱到ac3或者ac1以上的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以后急速冷卻,獲得完全馬氏體組織的熱處理工藝。鑄鋼件以后應當及時進行回火處理,以消除淬火應力以及獲得所需要的綜合力學性能。
亞共析鋼的淬火加熱溫度為ac3以上30℃-50℃;共析鋼、過共析鋼的淬火加熱溫度為ac1以上30℃-50℃。亞共析碳鋼在上述淬火溫度加熱,是為了獲得晶粒細小的奧氏體,濰坊合金鋼鑄件,淬火后可以獲得細小的馬氏體組織。共析鋼和過共析鋼在淬火加熱之前已經球化退火了,所以加熱到ac1以上30℃-50℃不完全奧氏體化后,合金鋼鑄件,其組織為奧氏體和部分未溶解的細粒狀滲碳體顆粒。淬火后,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未溶解滲碳體顆粒被保留下來。由于滲碳體硬度高,因此它不但不會降低鋼的硬度,而且還可以提高它的耐磨性。過共析鋼的正常淬火組織為細小片狀的馬氏體的基體上均勻分布著細小顆粒狀滲碳體以及少量殘余奧氏體。這種組織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耐磨性,同時又具有一定的韌性。
淬火的目的是得到完全的馬氏體,所以,鑄鋼件在淬火使的冷卻速度必須大于鑄鋼的臨界冷卻速度,否則不能得到馬氏體組織以及相應的性能。但是,冷卻速度過高則會容易導致鑄件變形或者開裂。為了同時滿足上述要求,應該根據鑄件的材質選用適當的冷卻介質,或者采用分級冷卻的方法。在650℃-400℃的溫度區間,鋼的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速率,因此鑄件淬火的時候應該---在此溫度區間內快速冷卻。在ms點以下則適宜冷卻速度慢一些,以防止變形或開裂。淬火介質通常采用水、水溶液或油。在分級淬火或者等溫淬火的時候,常用的介質包括熱油、熔融金屬、熔鹽或熔堿等。
? 流動性差,體積收縮和線收縮比較大
? 綜合力學性能較高。抗壓強度和抗拉強度相等
? 減震性差,缺口靈敏度高
? 低碳鋼鑄件具有較好的焊接性。
? 鑄鋼件的小壁厚應大于灰口鑄鐵的小壁厚。不宜設計過于復雜的鑄件
? 鑄鋼件內應力較大,山東合金鋼鑄件,容易彎曲變形
? 結構應盡量減少熱節點,并應創造連續凝固的條件
? 不同厚度的連接壁和過渡段的圓角比鑄鐵大
? 復雜鑄件可設計成鑄件+焊接結構,方便鑄件生產
奧氏體耐熱鑄鋼含有較多的鎳、錳、氮等奧氏體形成元素,在 600℃以上時,有較好的高溫強度和組織穩定性,焊接性能---。通常用作在 600℃以上工作的熱強材料。典型牌號有 1cr18ni9ti321, 1cr23ni13309, 0cr25ni20 310s,1cr25ni20si2314,2cr20mn9ni2si2n, 4cr14ni14w2mo等。
奧氏體鋼可以采用高溫固溶熱處理,以獲得---的冷變形性。奧氏體熱強鋼則先用高溫固溶處理,然后在高于使用溫度60~100℃條件下進行時效處理,非標合金鋼鑄件,使組織穩定化,同時析出第二相,以強化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