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我說的做!你也可以配出肉鴿
一.近親配
從遺傳學角度講,肉鴿近親配指五代以內有血緣關系的各親代之間的交配。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近親配多在三代之間進行。
平代之間主要有:姨表兄妹配,姑表兄妹配,同父異母兄妹配,肉鴿批發,同母異父兄妹配,同父同母兄妹配;
上下代之間主要有:姨外甥配,舅外甥女配,叔侄女配,姑侄配,鹽城肉鴿,父女配,配;
三代之間主要有:外公外孫女配,外婆外孫配,祖父孫女配,祖母孫子配等。
以上僅是一個大概公式,實際操作過程遠比此復雜。如有時一羽近親鴿的作出,既包括平代配,也包括上下代配,還包括祖孫配甚至曾祖孫配等,不一而足。
二.肉鴿近親作育手法
同樣是近親配,為什么有的人就能培育出極0品肉鴿,有的人就不能。有的近親鴿從外觀看與其親代非常相似,但要據此判定其內里也如此就太不---了,分水嶺在于它的近親作育手法。如果這羽近親鴿的親本鴿沒有經過1000公里競翔檢驗,肉鴿養殖場,而僅是生物學上的近親作出,那么這羽鴿子很可能是外似里非了。
所謂手---確,就是所有用于近親配的親本鴿,必須經過1000公里的賽場檢驗。
近親配的目的在于濃縮,固定親本鴿的優0秀基因,使這種優0秀基因代代相傳,肉---成一個---的近親種鴿群。但濃縮也是問題,肉鴿固定親本鴿優0秀基因的同時,某些劣性基因同樣也得到濃縮和固定。也就是說,同是近親鴿,一部分可能攜帶優0秀基因,一部分可能攜帶劣性基因。
這一點僅憑手感很難鑒別。甚至手感與品質恰恰相反:到了一定代數的多重近親鴿,手感好的未必是好的近親鴿,手感差的,卻恰恰是---近親鴿。
種鴿的養殖對于很多人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如果是新手就更需要老手的幫助,那么從小的種鴿應該如何喂養呢?
童鴿---系統的功能尚未完善,---飼料的能力差,斷奶鴿2-3天內雖會覓食和吃食,但常常只會將食物啄起又掉下來,而不會把食物吞咽進迸嚎囊內,因此顆粒大的飼料應先壓碎成小顆粒.井浸泡l2-24小時后再喂給。初期育雛籠的乳鵠飼料轉換要緩慢,飼料品種、數量、比例應與其親鴿相同;另外,可相應多喂些小顆粒飼料。較好的做法是在分舍后2—3天內每日所喂的飼料中一半是小麥、一半是高粱,于第4天后開始喂玉米和豌豆。
不管是哪一種飼料器皿,都要---每只肉鴿有位置能同時進行采食.開始幾天要多放幾個食槽,因為他們還不習慣站在槽的兩邊采食.常會互相擁擠和撲打翅膀,故而每只鴿子占的槽位比較大,食槽放少了就會有部分鴿子不能及時吃到和吃飽飼料,較好采用自0選食槽敞開飼喂,日糧配方為:豆類飼料占30%,能量飼料占70 %,每天喂3-5次,每每只天定量飼喂,根據肉鴿的大小每只鴿的采食量為35-40克。在飲水中適當加入食0鹽和健胃藥,同時要供給充足的保健砂。剛從保育舍轉群的頭幾天,飼喂時應細心觀察,發現不會采食的童鴿,要給予---和人工飼喂。如果采用人工控制飼喂方式,一定妥嚴格遵守定時定量的操作規程。
肉鴿小知識之賽鴿真經
穩:首先要從配對角度選擇穩的種鴿,穩中求快。
肉鴿一定要選擇在同一賽線多次參加比賽,肉鴿成績與歸巢都比較穩定的鴿子。鴿子沒有常勝軍,只能說從作育角度來---幼鴿的穩定性,能做到這一點就相當不容易了。在幼鴿作育期間也不要急于求成,只要肉鴿健康,小鴿子沒---過多飼喂營養品,如果過多飼喂,有時會畫蛇添足。幼鴿營養過剩,會出現病態發育---。本人認為主要---新鮮干凈、肉鴿豐富多樣的鴿糧和充足的保健砂就足夠了。
狠:主要體現在訓放方面。
有條件的肉鴿應多跟鴿會的訓放車訓放;沒有條件鴿友,也要堅持早晚家飛。幼鴿在做好疫0苗的情況下,盡量早跟鴿會訓鴿車訓放,不要怕鴿子---。通過這幾年打特比賽的經驗總結,鴿子早病早恢復---,能早點淘汰一些體質較差的鴿子。本人感覺有些鴿子鬧病跟種鴿作育和遺傳都有關系,只要疫1苗做---,讓該死該病的鴿子早點淘汰掉。但是這也要相對而言,如果每天大密度訓放,應當要有自己的訓放原則。訓是要把鴿子訓醒,訓強壯,而不是把鴿子訓丟。
準:所謂準,即是比賽獲勝的準確率。
經過前期的穩,已經具備了幼鴿的存棚率,再經過中期的狠淘汰,到后期的穩自然就水到渠成了。鴿子少了,剩下的都成了---,自然指1定下1注也就準了,獲勝的概率也就準了。信鴿比賽本來就是一種激烈的競技,一年中所出的幼鴿不可能百1分百存棚,肉鴿養殖基地,更不可能百1分百---。不管你出多少鴿子,拿獎的也就這么幾只,可怕的就是辛苦一年換不來那幾只---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