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聯洲電器有限公司為您提供ib-q201h聯洲電器芯片缺貨加劇分化mcu持續漲價。ib-q201h#聯洲電器# 芯片缺貨加劇分化:mcu持續漲價
自去年芯片短缺以來,mcu微控制器成為高頻詞匯,因為不論車規級還是工業級mcu,都處于高度供應不足的狀態。除了mcu,電源管理芯片、屏幕驅動芯片也是兩類緊缺的芯片類型,多位業內人士向表示,缺芯現狀###少會持續到年底。
同時,有芯片設計企業高管告訴21世紀經濟,目前###缺的還是mcu,隨著晶圓廠產能調配和提升,電源管理芯片和驅動芯片生產已經有所,而mcu構造復雜一些,能夠生產的晶圓廠更少,因此短缺情況更。
但是,無論是汽車、手機等日常電子消費品,只要有一個元器件缺失,就無法生產。比如,缺芯影響了手機生產,也成為手機產業鏈近期砍單的一個因素。而對汽車產業的打擊依舊###,據,現代汽車位于韓國牙山的工廠將再度停產;日本鈴木汽車公司表示,6月上旬將暫時停止相良、湖西、磐田等三處汽車工廠的運轉,社長鈴木俊宏表示,目前還不清楚7月以后的供應情況能不能恢復。
mcu廠商再次開啟漲價潮。ic photo
mcu廠商再次開啟了漲價潮。據悉,意法半導體st再發漲價通知,所有產品線從6月1日起開始漲價。多位芯片設計企業從業者向表示,現在不少晶圓廠基本上漲價幅度在20%左右,個別企業也有翻倍漲價,芯片公司也會根據市場行情進行漲價。但是原廠之外,還存在囤貨再賣出的情形,市場上價格漲了十幾倍的情況也存在。
近年來,隨著物聯網發展、汽車電子化的加速,mcu的需求也在迅速。根據ic insights的數據,近五年全球mcu出貨數量和市場規模保持穩定增長。全球mcu產品出貨量從2015年的22058百萬個增長###2020年的36065百萬個,其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15945百萬美元增長###2020年20692百萬美元,mcu平均單價從2015年的0.72美元提升###2020年的0.78美元。
從mcu的增長可以看到,近年來成熟工藝的產品需求在不斷上升,而成熟產能擴張少,在汽車需求變動、、貿易摩擦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形成了特殊的短缺期間。
而mcu的短缺情況還在加劇,4月時,臺積電的fab14 p7廠區就因鄰近工程不慎挖斷管線造成跳電。trendforce集邦咨詢表示,本起事件首當其沖的產品為45/40nm制程下的車用mcu及cis logic,主要客戶包含恩智浦nxp、瑞薩renesas及索尼sony等。然而,自2020下半年車市回溫后,車用mcu即因庫存不足面臨缺貨困境,且瑞薩那珂naka12英寸晶圓廠剛在3月19-經火災事故,造成該廠無塵室毀損,###今尚未恢復生產。trendforce集邦咨詢認為這些恐將使車用mcu短缺情形更為。
當前5月,仍在蔓延,半導體工廠也出現案例,不過半導體本身自動化程度高,影響相對可控。但是,同時還面臨缺水、缺電的情況,而晶圓制造廠在生產過程中不能停止運轉,一旦出現停電等情況,損失,因此外界也臺積電是否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原本就短缺的產能。
天風-研報---,由于上游晶圓廠、封測廠產能持續緊張,原料物價不斷上漲,在下游終端市場需求持續的背景下,mcu整體,導致出貨周期延長,漲價超過預期。缺貨背景下,國內mcu廠商迎來重要機遇。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超過74%的中國mcu市場被意法半導體、恩智浦、微芯科技、瑞薩電子、英飛凌等海外廠商占據,本土mcu廠商市場占有率僅為10%左右。
在這的過程中,國內企業進一步。一方面提前布局mcu的廠家銷量大漲,近期比亞迪半導體---,車規級與工業級mcu芯片,累計出貨已突破20億顆,其中車規級mcu量產裝車突破1000萬顆;另一方面,更多廠商加入到mcu賽道,并加大了車規級mcu的投入。
比如,兆易布局多年,在32位通用型芯片市場形成了多樣化產品矩陣。主要為基于armcortex-m系列32位通用mcu產品,產品覆蓋全面包含車規、工規和消費等不同應用領域,公司持續增加投入。今年一季度兆易營收約16.04億元,同比增長99.13%;凈利潤約3.01億元,同比增長79.43%,-報告顯示,mcu收入同比增長超過2倍,同時,兆易表示,###新mcu車規產品將在2021年六七月份開始流片,計劃年底進入量產。
中穎電子mcu系統主控單芯片主要用于家電主控、鋰電池管理、電機控制、智能電表及物聯網領域,一季度營業收入為3.06億元,同比增長51.95%;凈利潤為6758.2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0.73%。
芯海科技主營精度低功耗adc+高mcu,產品廣泛應用于車載中控、便攜---、工業測量、等應用領域,在未來三年完成32位系列mcu芯片升級及產業化,一季度中,芯海科技營收1.0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84.03%,接下來芯海科技也將進入車規級mcu的賽道。
全志科技則公開表示,公司目前已經量產了xr系列mcu+wifi產品,并完成了眾多產品方案的-量產,客戶需求旺盛。除了芯片設計公司,idm廠商們也在一季度迎來業績豐收,例如一季度士蘭微營收約14.75億元,同比增長113.47%;凈利潤約1.74億元,同比增長7726.86%。接下來,隨著國內mcu廠商不斷提升供應鏈中的份額,全球mcu市場格局如何變化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