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聯洲電器有限公司為您提供xhq7-6304聯洲電器凈利翻三倍、中芯國際上半年還。聯洲牌 xhq7-630/4#聯洲電器# 凈利翻三倍,中芯國際上半年還
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漲”聲四起,多家晶圓代工廠輪番漲價。在此背景下,本土晶圓代工大廠中芯國際上半年業績迎來大幅增長。然而,在這份喜人的成績背后,卻有一些問題在困擾著中芯國際。
近日,中芯國際發布2021年半年報,報告顯示,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0.9億元,同比增長22.30%;凈利潤為52.41億元,同比增長278.1%。
其中,晶圓代工業務營收為14,5.05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91.5%,同比增長23.2%;光掩模制造、測試及其他配套技術服務收入總和為13.48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8.5%,同比增長15.7%。
中芯國際表示,上半年營業收入的增長主要是由于本期內銷售晶圓的數量及平均售價上升所致。
銷售晶圓的數量由上年同期的2.8百萬片約當8英寸晶圓增加16.2%#本期內的3.3百萬片約當8英寸晶圓。平均售價銷售晶圓收入除以總銷售晶圓數量由上年同期4143元增加#本期的4390元。
按地區計算,報告期內各地區業務收入均實現增長。其中,中國內地及中國香港業務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59.6%,同比增長14.3%;北美洲業務區業務占主營業務收入的25.3%;歐洲及-業務占主營業務收入的15.1%。
應用領域方面,消費電子類應用占晶圓代工業務營收的23.0%,同比增長59.4%;智能手機類應用收入占晶圓代工業務營收的33.2%;智能家居類應用占晶圓代工業務營收的13.1%;其他應用類占晶圓代工業務營收的30.7%。
以技術作分界,來自90納米及以下制程的晶圓代工業務營收的比例為61.4%,同比增長32.5%。其中,55/65納米技術的收入貢獻比例為31.2%,同比增長22.8%;finfet/28納米的收入貢獻比例為11.1% ,同比增長62.3%。
盡管中芯國際上半年利潤大增,但研發投入卻在削減。
今年上半年,中芯國際的研發投入金額為19.37億元,占營收總額的12%,比去年的22.78億元,同比下降15%。
截#6月30日,中芯國際研發人員為1785人,比去年同期的2419人,減少634人;研發人員薪酬合計2.3億元,比去年同期3.27億,減少約9700萬。人員流失超過2成。
中芯國際表示,本期研發人員數量較上期減少,主要因部分研究相關人員轉入生產運營崗位,以及出售子公司sj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影響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在凈利大增的情況下,中芯國際研發人員的薪酬不增反降。上半年研發人員的平均薪酬為12.9萬元,比去年同期13.5萬元減少6000元。
中芯國際直言,若公司未來技術研發的投入不足,不能支撐技術升級的需要,可能導致公司技術被趕超或替代,進而對公司的持續競爭力產生不利影響。
對于中芯國際而言,技術無疑是#重要的護城河。而在攻關技術過程中,人才是#關重要的。
中芯國際內部員工流失業界早有耳聞,例如,今年7月初的時候,中芯國際內部的之一吳金剛正式提出離職。
吳金剛作為公司元老級的人物,已經為中芯國際效勞了20年的時間。他在中芯國際擔任技術研發副總裁的職位,負責參與公司finfet 工藝技術研發及管理工作,實力與都不容忽視。正值事業發展#的老員工離職,給中芯國際敲響了人才流失的警鐘。
為了留住人才,中芯國際在今年5月底發布一項#-激勵計劃,擬授予性-總量不超過7565.04萬股給激勵對象。激勵對象不超過 4000 人,不僅包括公司董事和高管,還包括、中#業務管理人員以及技術與業務---。
7月中旬,中芯國際以每股20元的價格向公司3944名員工,完成授予6753.52 萬股的-。
此次激勵的員工數量也是比較多的,截#2020年底,中芯國際內部的員工總數是17354人,受激勵的員工數在其中的占比接近23%,不難看出,為了挽救員工流失的局面,中芯國際確實下了血本。
作為國內芯片制造,中芯國際近些年呈現出突飛猛進的發展勢頭。
不過,在技術水平上,中芯國際與臺積電等代工廠存在差距。且自去年底被美國列入,中芯國際為突破供應鏈風險一直在困境中前行。該公司為此付出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以降低成熟工藝的不確定風險,讓產能繼續推進和擴充。
不僅如此,中芯國際“打怪升級”的路上還存在人才流失、管理漏洞等問題。即便當下行情火熱,中芯國際仍需不斷尋找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路徑來克服產能不確定性和連續經營的挑戰。